信息网专访交易市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棉花运输途中改包盗窃案件情况及防范措施
2025年08月11日 19:30

中国棉花信息网专稿  2025年8月8日,CCTV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播放《消失的棉花》专题报道,湖北警方破获棉花公路长途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棉花改包盗窃案,打掉3个犯罪团伙,抓获45人,涉案价值达2亿元。

此案不仅给相关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凸显了当前在棉花公路运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中国棉花信息网独家专访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交易市场”)相关负责人,请有关负责人介绍案件有关情况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问:央视报道的这起2亿元棉花运输盗窃案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请简要介绍这起案件的基本情况。

答:事情源于湖北枣阳某棉纺企业发现到货的棉包出现重量异常,经查平均每包比正常值减少50公斤左右,3个批次共短缺20余吨,随即报案。警方受理后,发现货车司机存在重大作案嫌疑,遂展开秘密侦查。通过追踪货车运行轨迹,发现货车在陕西乾县下高速6个多小时后从几十公里外的礼泉县再次上高速,通过调阅高速收费站有关数据发现,货车前后两次车辆过磅重量相差7吨左右。警方进一步侦查发现,犯罪团伙与运棉司机相互勾结,在陕西乾县至礼泉县路段设立隐蔽窝点,利用夜色掩护,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短短6小时完成棉花的拆包、盗取、复包全流程,通过建立完整的销赃网络,将赃物销往三省五地。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技术支持下,枣阳警方顺藤摸瓜,筛选出2000多辆嫌疑车辆,在掌握有关犯罪团伙确凿犯罪证据后,辗转多地,成功将45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但是,有关企业的棉花被盗损失已难以全部追回。在案件侦办过程中,交易市场按照警方要求,第一时间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并于2025年3月26日在官网发布消息,郑重提醒所有棉花货权人在棉花发运出库和到达卸货前均要过磅称重,确保重量准确无误。

问:有关案件对于行业有什么影响?

答:这起案件性质恶劣,是犯罪团伙伙同运棉司机在运输途中对棉花进行改包盗窃并销赃牟利的犯罪行为。它不但给有关棉纺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还对棉花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秩序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包括有些纺织用棉企业发现棉包存在亏重情况,就怀疑可能是加工、仓储、公检等环节出现问题,严重恶化了我国棉花流通的信用环境。同时,案件暴露出当前棉花公路长途运输中存在的监管漏洞,需要引起行业高度重视并加以防范。

问:案件暴露出棉花公路长途运输存在哪些风险?  

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风险:一是公路长途运输过程存在监管盲区,中途停留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二是个别司机法律意识淡薄,面对利益诱惑,难以坚守底线,容易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参与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随着我国棉花在库公证检验制度的建立及棉花仓储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接货方收货时,往往只清点件数和核对批号,不再过磅,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使得盗窃行为难以及时发现。

问:为保护货权人合法利益,交易市场在提供棉花公路物流配送服务时采取了哪些安全防范措施?

答:自2019年交易市场开始提供棉花物流配送服务以来,通过公路运输出疆棉花累计达300万吨,未发生一起被盗、失窃等安全事件。交易市场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安全防范措施:一是在棉花起运仓库及到达目的地后,均对棉花进行过磅称重,确保重量无误;二是运用北斗定位信息,实时监控运输车辆,全程跟踪运输状态,一旦出现轨迹偏离或长时间停留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货权人预警;三是交易市场为承运棉花足额投保,如发生火灾、盗窃、污染等意外情况,交易市场先行赔付,全力保障货权人权益。

问:除保障运输安全外,交易市场围绕提升棉花物流配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做了哪些工作?

答:交易市场始终将服务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初心使命,致力于促进棉花物流降本增效,全力打造棉花智慧物流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便捷、全程监管的物流服务。一是搭建竞价系统,组织合作物流公司集中竞价,并充分利用棉花公路运输现场核查产生的大数据,通过车货精准匹配实现“司机直采”,省去中间环节,有效帮助货权人降低运输成本。二是联合合作银行推出出疆棉运费补贴贷款业务,为客户提供运费补贴材料整理和申报服务,帮助客户优化资金配置,让客户从繁琐的申报流程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省心、省事、省成本。三是将交易市场的大数据优势、平台优势与铁路部门的运力优势有机结合,与铁路部门合作共建出疆棉铁路智慧物流系统,积极探索出疆棉花“局对局”大列运输和“一单制”“一箱制”,提升铁路出疆棉花物流运输组织化程度和效率,推动出疆棉花铁路物流降本增效。今年6月23日至8月10日,不到50天时间就通过交易市场铁路智慧物流系统发运棉花14.3万吨,而今年6月23日之前的近半年时间出疆棉花铁路总发运量仅11.61万吨,其中,组织出疆棉花“局对局”大列运输8列。

问:对于涉棉企业在棉花公路长途运输中有哪些建议?

答:主要有三点建议:一是加强运输环节监管,在棉花出库、入库及纺织厂接货时,涉棉企业应进行过磅称重及外观检查,确保货单一致、重量无误,从流程上堵住可能出现的漏洞。二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涉棉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必要时向警方报案。三是涉棉企业应选择与信用好的运输企业、平台企业合作,加强对运输全环节的实时跟踪,实现“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