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交易市场)、中国棉花棉纱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联合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铁局)在新疆奎屯市中亚金谷库铁路专用线隆重举行“出疆棉铁路班列首发仪式”,新疆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到场指导。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1935吨新疆棉花的货运班列从奎屯站驶出,开往山东省滨州市小营站,标志着新疆棉花铁路运输正式迈入高效集约新时代。
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产区,新疆棉花年产量占全国90%以上,每年数百万吨棉花需运往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纺织大省。因新疆地域辽阔、距内地较远,传统棉花铁路运输以散车拼列为主,途中需多次编组经停,运输时效低、成本高,成为制约出疆棉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在新疆自治区发改委指导下,交易市场、交易中心深入调研,系统分析棉花出疆流通环节存在的堵点难点,研究出疆铁路物流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联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及乌铁局提出“棉花班列”创新方案,通过“集零为整、定点定班”的运输模式,着力提升出疆棉铁路运输时效。在“棉花班列”模式下,新疆棉花运往内地的时间将由原来的8-14天大幅缩短至4天内。
7月25日、30日,交易市场、交易中心会同国铁集团分别在乌鲁木齐和郑州组织召开“出疆棉铁路运输降本增效座谈会”,邀请各相关铁路局及棉花仓储企业代表参加,深入分析当前新疆棉花铁路运输占比下降原因,共商降本增效可行举措。座谈会上,各方就开行“棉花班列”达成重要共识,并提出优化和调减车皮铺垫费、运输保价费、上站下站费等具体措施,进一步降低涉棉企业铁路物流成本。
此次首发的棉花班列是交易市场、交易中心与乌铁局、棉花仓库等多方协作的典范,实现了交易市场、交易中心平台整合资源优势、全产业链数据优势与乌铁局运力优势、干线优势的有效结合,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45车的整列货源组织、调拨配置及装车作业,实现了从资源整合到装车发运的高效闭环。
交易市场党委委员、交易中心总经理王建军表示:“班列化运输充分发挥了铁路干线运力和平台组织优势,是新疆棉花物流降本增效的关键突破。”乌铁局奎屯营业部货运值班员秦华指出:“通过‘定时、定点、定车次’的班列产品,我们正擦亮‘天山雪莲’货运品牌,服务新疆实体经济。”
下一步,交易市场、交易中心将继续在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指导下,会同国铁集团、乌铁局持续扩大“棉花班列”覆盖范围,通过整合棉花资源、优化运输流程、加大运力保障,实现新疆各棉花主产区到内地新疆棉花主销区的班列常态化运行,强化国内棉花流通大通道建设,有效提升我国棉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为新疆棉花出疆铁路物流降本增效和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